第二十一届全国聚焦课堂研讨活动——英语分会场
高中英语教研组围绕“AI赋能下的Project板块教学”,开展了课堂分享、微讲座、专家点评等系列活动。
来自江苏省天一中学的周高峰老师、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徐江涛老师和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周婧亭老师就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二《Unit4 Project: designing a product of the future》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呈现了风格各异的精彩课堂。
江苏省天一中学的周高峰老师用我校学生获世界大奖的案例进行导入,以大单元内容作为启发思维和开阔视野的抓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鼓励大胆创新。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五维雷达图”的评价标准,利用AI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整节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评价。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徐江涛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思考,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发生。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根据最后的产出任务为学生搭建了层次分明、充分有效的语言支架,最后的生成水到渠成。并利用互联网,鼓励学生与常州学生隔空交流,开阔视野。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周婧亭老师以幽默亲和的风格和学生拉近了距离,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讨论度,有意识地运用AI技术让学生通过提供prompt生成科技产品的图片和视频,把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并在展示环节融入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最终上升到科技赋能的主题思想。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夏春来教授认为以“AI赋能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为题做微讲座。夏教授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现行课程标准、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生学习方式三个方面的挑战。他表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让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我所用的能力,并示范了AI与词汇复习、教材使用、试题编制、试卷讲评、语法复习等多种教学活动有效结合的实践路径,为老师们探索AI赋能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最后,无锡市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徐静芳教授对上午的活动做出总结。徐老师强调了本次活动的三个关键词:传承、智变、强师。英语教师要传承教育家精神,追求教育智变,落实强师计划,让每一节课都长成学生能带得走的世界观,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AI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本次研讨活动在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共享中圆满落幕,它不仅是AI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一次生动展示,更是一场迈向教育未来的实践启航。相信这份对教育的热忱与智慧,必将如星火燎原,激励更多教师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落地英语课堂教学的道路上探索不息,共同绘就智能时代育人改革的崭新图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