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探航

教海探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教海探航>学科动态>详细内容

第二十一届全国聚焦课堂研讨活动——数学分会场

发布时间:2025-10-28 点击数: 【字体:


2025年10月24日,无锡市“我为良师”大课堂活动暨第21届全国“聚焦课堂”研讨活动(数学分会场)于江苏省天一中学会议中心顺利举行,来自浙江、上海、山东、甘肃、安徽、江苏等地的近300位领导、专家和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dbb260aced624e90ba378394a150d0c6.jpg 

本次活动包含“同课异构”“评课研讨”和“微讲座”三个环节,以“AI赋能课堂教学”与“教育家精神”为双主题,集中展示了数学学科的前沿探索与教学实践。

本次“同课异构”围绕《导数在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应用》这一课题展开。执教教师分别为江苏省天一中学李明、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张世栋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硕晨。

c3b1d100aafa41468dfc1bebd33e14f2.jpg

李明老师执教展示

李明老师从导数研究三角函数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入手,通过系列例题带领学生层层深入,总结方法,并巧妙借助AI工具丰富认知路径,最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抓住通性通法、关注函数特征”的核心思想。AI的运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更实现了教学效能与课堂活力的双重提升。

c8146e9c2340412f969b8546a4a5b6a5.jpg 张世栋老师执教展示

张世栋老师的课堂从“正弦波”创作音乐的有趣体验拉开序幕,成功激发了学生对三角函数问题的探究兴趣。随后,他通过例题不断推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用导数研究三角函数问题的方法,并理解必要性。最后,通过链接经典题与高考题,使学生透彻理解“通法”与“特法”的辩证统一,掌握“以简驭繁”的核心思想。

89bd36d52f87488c868c8973d199dca4.jpg 

刘硕晨老师执教展示

刘硕晨老师从三角函数作图问题切入,引导学生亲手绘图,直观感知导数在精确描绘函数图像中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他鼓励学生自主创编导数题目,以此培养其问题提出能力与发散性思维。随后,课堂引入AI辅助出题,并遴选典型题目供学生研讨。在整个求解过程中,刘老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系统归纳了三角函数求导的特点、目标与常用方法。

课堂展示结束后,与会专家与教师围绕三节展示课展开了深入研讨。

成都七中肖志良老师指出,三位教师的课堂各具特色:李明老师的课体现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教学追求;张世栋老师做到了“源于教材,又生动有效地融入AI”;刘硕晨老师则探索出一条AI融合课堂的有效路径,通过AI生成数学问题,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性与创新性思维。

上海市七宝中学吕学全老师对三节课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十分精彩,天一学子在课堂中也展现出优秀的综合素养。同时,他特别指出,AI技术在三位老师的课堂中都得到了合理而有效的融入,体现了智慧课堂的探索成果。

活动最后,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海强副院长以《高度参与的课堂建构研究》为题作微讲座,并对三节展示课进行专业点评。

76def45f92f844cdb087c0bf1405e7b1.jpg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海强副院长点评与微讲座

张院长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主题定位。他指出,将课题明确为“高三复习课”,聚焦“三角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并融入AI这一时代热点,体现了鲜明的创新性与时代关怀。

随后,围绕“课堂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议题,张院长强调,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他进一步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让学生真切感受数学的重要性与意义;二是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胜任感”;三是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与情绪状态。

在总结阶段,张院长也对三节课提出了三点建设性意见:第一,教师需进一步思考竞赛课与常规高考复习课的定位差异;第二,应培养学生的“推迟判断”意识,引导其养成审题严谨的习惯;第三,要深入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提问,以提升师生互动的思维品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