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校友风采 | 夏陈叶:我的青春,在阿里高原上飞扬!
天一校友风采 | 夏陈叶:我的青春,在阿里高原上飞扬!

天一校友风采:夏陈叶
从江南学子到阿里高原的忠诚卫士
他用16年坚守书写无悔人生

夏陈叶,天一中学2005届校友,武警西藏总队阿里支队机动一大队少校副大队长。
从天一中学的青葱校园,到海拔4500米的阿里高原,夏陈叶用十六年时光,在“生命禁区”的雪域边关,书写下一名军人对使命的忠诚与担当。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成长史,更是一曲关于理想、信念与奉献的时代赞歌。
选择:青春无悔
奔赴世界屋脊
2009年夏天,刚从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夏陈叶,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
身边的同学纷纷选择教育、医疗、企业等发展路径,而他却毅然选择参军,奔赴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
当他在毕业意向表上郑重填下“西藏阿里”时,许多人不解。那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均气温零度以下,氧气含量不足平原一半。
然而对他来说,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理想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他青春誓言的最好注脚。
坚守:生命在云端扎根
信念在风雪中淬炼
初到阿里,严峻的自然环境给了他下马威。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头痛、失眠、呼吸困难成为日常,连基本行走都变得艰难。

在这里,躺着就是奉献,活着就是责任。而我,不仅要活着,更要把根扎下去。
但他从未后悔。“在这里,躺着就是奉献,活着就是责任。而我,不仅要活着,更要把根扎下去。”
十六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阿里高原的每个执勤点,在不同岗位上始终不忘初心:
任排长时,他是战士眼中的“一线带兵人”,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训同练,在海拔4500米的雪线上带头冲锋,在零下30度的寒夜里站岗值守;
任指导员时,他发挥心理学专业特长,成为官兵的“心灵守护者”,倾听心声,化解困惑,陪伴战士度过思乡的夜晚;
任宣保股长时,他把笔杆当作钢枪,深入边防一线,用文字记录高原军人的忠诚与奉献;
任副大队长时,他聚焦练兵备战,带领官兵在极端环境中锤炼实战能力。
十六年,让少年成长为栋梁,让坚守升华为信仰。
担当:忠诚铸就荣光
奉献诠释使命
在阿里支队的十六年间,夏陈叶始终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刻在心里。

他参与重大临时勤务三十余次,在维稳执勤、抢险救灾等任务中始终冲锋在前。
任指导员期间,他不仅是战士的“知心大哥”,更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利用业余时间帮战士补习文化课,规划职业路径。
在他悉心培养下,中队先后有10名战士成功提干考学,圆了军校梦。他三次承担新训任务,为部队输送了一批批素质过硬的合格兵。
因工作成绩突出,他个人荣立三等功2次。荣誉的背后,是一名军人对职责最坚定的回答。

传承:英雄精神照亮成长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夏陈叶的故事,没有止步于雪域高原。
2021年9月,他受邀回到家乡,为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的师生作国防教育报告。站在国旗下,他讲述戍边故事,分享家国情怀。那一刻,英雄不再遥远,忠诚变得具体。
这场报告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种子。2022年5月20日,一(18)中队正式命名为“夏陈叶中队”。44名队员以英雄为榜样,开展了一系列传承活动:

通过视频连线,“云端”触摸英雄,聆听边疆的坚守;
组建国防故事宣讲团,走进班级讲述新时代戍边人的故事;
参与军事训练,在口令声中磨砺意志、强健体魄;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用行动践行精神;
设立红领巾奖章特色章,激励队员在挑战中成长。
2023年,该中队被评为无锡市“英雄中队”。英雄的精神,正在新时代的少年中焕发新的生机。
感恩:母校育我底色
初心照亮前路
回首来时路,夏陈叶始终铭记母校的培育之恩。“天一中学以格物之精,铸我敬业卓越;四川师大以人文之蕴,育我家国情怀。这些品质,是我在高原十六年中最坚实的底气。”

天一中学以格物之精,铸我敬业卓越;四川师大以人文之蕴,育我家国情怀。这些品质,是我在高原十六年中最坚实的底气。
如今天一校园的樟树依旧苍翠,四川师大的银杏依旧灿烂。而从母校走出去的学子,已把这份精神带到了最远的地方。

结语
十六年,从青涩少年到钢铁军人,从江南水乡到阿里高原,夏陈叶把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祖国最艰苦的边关。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坚守;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平凡中的伟大。
他像一棵扎根高原的红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霜,在无人看见的地方静静生长,却守护着脚下最珍贵的土地。
而他播下的种子,已跨越山河,在江南的春光中破土发芽,向着阳光,向着未来,茁壮成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