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专题采写>详细内容

天一学子入围国际科创赛事

发布时间:2023-02-07 点击数: 【字体:

天一中学尤嘉晨同学在第三十三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23年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


据悉,在近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发布的青少年国际科技竞赛和交流活动项目名单中,江苏入选4人(无锡1人),入围人数位居全国第三。天一中学尤嘉晨也是全省唯一入围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的同学。


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

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London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Forum ,LIYSF创办于 1959 年,创始人为欧洲发明奖获得者非利普·格林,后由英国文化协会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每年举办 1 届。论坛每年选择在一所英国的高校举办。


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将通过著名科学家讲座、前沿科学研讨会、顶尖科研实验室参观、世界名校理工科实验室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选手们提供一个了解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分享最新科学观点和探索科技应用的平台,促进青年精英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激发年轻人探索世界的勇气。


学生感言

202302071458211301.jpg


在高一暑假期间,我观察到家旁边新修建的联福路上移栽的绿化树木,由于炎热干旱损伤严重,引发了我对于植物耐旱性问题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积极进行科学探究,选择两种不同类型植物中山杉(针叶树)和天竺桂(阔叶树),通过模拟干旱的方式研究它们光合响应以及叶片水势、光合差异性产生的具体原因,发现了针叶植物之所以耐旱能力强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还通过干旱胁迫下对天竺桂喷施不同浓度的激素脱落酸(ABA)调控植物叶片,发现ABA溶液能进一步促进植物气孔关闭,降低因蒸腾作用导致的水分散失,提高旱胁迫下植物的保水能力和抗旱性,并探究得出本试验中ABA能达到最高利用效率的最适浓度。


我的这个《干旱胁迫下植物光合与水势的响应及其耐旱性提高研究》,参加了江苏省第三十三届青少年科创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还在江苏省第八届“互联网+”萌芽赛道项目获优秀)。最近在中国科协举办的青少年国际科技竞赛和交流活动项目选拔中成功入围,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与信心。其实对于项目的思考我也一直在继续,下一步,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继续 ABA 机理的探索,开展分子植物育种、遗传变异分析等内容研究。


我们身边的植物尤其是高大乔木,在园林绿化、固碳释氧和调节微气候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植物耐旱能力,可以充分发挥植物的生长潜力,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未来如果能基于光合、气孔、水势等实时监测技术发展智慧节水型农业及园林产业,对于调整种植结构、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也都有指导作用,这也能够为“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


我觉得,参加科创实践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如: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能力在提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验分析、证据收集、创新开拓能力都会得到有效发展。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在这样一次次实践中就会不断丰厚起来,所以我觉得虽然挤出时间做科创项目过程很辛苦,但学习与成长的快乐一直在不断激励我。


因为项目研究的需要,我走进了中科院植物所,走近科技工作者,我被他们身上那种专注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我认识的一位植物所老师,常年在野外甚至深山老林中寻找新奇植物。只要找到一个新品种,他就会废寝忘食地在显微镜下观察几天几夜,老师身上对植物的深情、对科研的投入与热忱,都让我动容。我由衷地敬佩这些科研工作者,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科技的不断创新,他们是我们最值得追的偶像!


其次,我觉得作为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也应该适时仰望天空,适度关注社会,适当关心生活。专注课本学习固然重要,但放眼生存的这个空间同样不能忽视,我们需要与世界建立起连接,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中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在对自然问题的关心中培养对生命的体悟,环顾和眺望中或许还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特别感谢学校的辛勤培育,感谢冯老师、施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大家关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